郑州市劳务派遣最新政策解读:企业用工须注意什么?
为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和河南省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郑州市劳务派遣活动的基本遵循。企业在采用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时,必须严格依法操作,规避法律风险。以下结合现行有效政策,对企业须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解读。
一、准确把握劳务派遣的核心法律要求
劳务派遣的核心特征在于“雇佣”与“使用”相分离。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管理下提供劳动。对此,企业必须明晰以下几点:
“三性”岗位是底线
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临时性岗位: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
辅助性岗位: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
替代性岗位: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期间,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企业注意点:严禁在主营业务岗位、长期性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工。随意扩大“三性”岗位范围是当前劳动监察的重点,将面临行政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工比例是红线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企业注意点:企业需定期核算自身用工比例,确保符合法定要求。超出比例部分,需制定调整方案,逐步转为直接用工或其他合法用工形式,否则将面临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同工同酬是原则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中载明的劳动报酬,应符合前述规定。
企业注意点:“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岗位、提供等量劳动、取得相同业绩的情况下,劳动报酬标准应相同。它并非指每一项津贴、福利都绝对相等,但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和标准必须一致。不得在薪酬结构、奖金计算、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歧视性安排。
二、规范履行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操作流程
作为用工单位,企业在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时,须承担以下核心义务并规范操作:
审慎选择合作单位
企业必须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劳务派遣单位。该单位应依法设立,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并具有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在与派遣单位合作前,务必核验其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签订权责清晰的派遣协议
用工单位必须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务派遣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以下关键条款: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
派遣期限。
劳动报酬的数额与支付方式。
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培训事项。
经济补偿等费用。
服务费的支付。
违约责任。
企业注意点:协议是划分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责任的重要依据。务必明确约定,若因派遣单位原因(如未依法缴纳社保)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并有权向派遣单位追偿。严格执行入职审查
在接收被派遣劳动者前,应要求派遣单位提供该员工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确保其劳动关系清晰、合法。履行在岗管理保障责任
告知义务:用工单位应如实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等信息。
提供劳动条件和保护: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执行国家劳动标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支付加班费与奖金:对于连续用工的,应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包括加班费、绩效奖金、与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岗位培训:应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禁止“再派遣”: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依法办理退工手续
当派遣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或派遣期满时,用工单位可将其退回派遣单位。但需注意,若劳动者处于“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或因工负伤处于医疗期等法律禁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不得随意退回。退回时,应保留相关事实证据和流程文件。
三、规避常见法律风险
“假外包、真派遣”风险
企业不得以“业务外包”、“承揽”等名义,实际行劳务派遣之实,即仍直接对劳动者进行日常管理。一旦被认定为“假外包”,企业将面临承担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的巨大风险,包括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等。连带责任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如果派遣单位违法,劳动者有权向用工单位主张权利。
总结建议
对于郑州市的企业而言,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务必坚守“三性”岗位和10%用工比例两条红线,全面落实同工同酬原则。在操作层面,从派遣单位资质审核、协议签订、到在岗管理、退工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合法合规、书面留痕。建议企业定期进行用工合规审计,及时调整用工策略,在满足灵活用工需求的同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上一篇:劳务派遣、分包、输出、外包之间的区别,让你一次了解
下一篇:没有了